你的孩子也是電視兒童,或 3C 兒童嗎?
父母若是能在忙碌之餘,抽出空閒時間,透過「遊戲」與「共學」陪伴孩子的成長,將有助於提昇與孩子的互動,增加親子間的親密感、話題性。
反之,少了父母一同遊戲、參與生活的孩子,他們則可能會與父母產生距離感,進而彼此話題減少,當孩子在青春期時,需要對話與溝通時,因此會產生更大的代溝。
推薦你延伸閱讀:如何陪伴幼兒畫畫?2 大技巧了解孩子,親子關係零距離!
過去有協助過多少家長或老師,做好「藝術生活教育化」?
過去,我有19年的現場教學經驗,協助過上百位孩子,因此,今天我想跟你們從1個親子活動——自製教具著手,透過親子共製幼兒玩具,重新了解孩子的遊戲與生活的重要性。
用自製教具豐富孩子的遊戲與生活
孩子的遊戲與生活,指的是從生活用透過玩來學習,杜威曾說過:”做中學、學中做”,不如來說”玩中學、學中玩”,讓學習變的更有趣。
孩子的遊戲與生活十分重要,父母應該尤其重視,相信父母小時侯學習的過程中,填鴉式教育不斷的死背,最後常常看到的是學過就忘了,但當學習變的有趣及生活化時,孩子遺忘的機率相對會降低許多。
要豐富孩子的遊戲與生活,我們可以透過與孩子互動,共同自製教具,提昇孩子的學習慾望。
使用現成玩具與自製教具,對孩子的生活差在哪?
現成的玩具與自製教具的差異性在於現成的玩具,通常玩法只有一種,常常玩具種類一多,孩子反而不懂的如何珍惜,玩沒一下子就丟在一旁了,當然,最大的差別在於孩子的參與度及思考力。
我之所以推薦家長帶孩子自製教具,是因為自製教具是需要自己動手製作,可以針對孩子的興趣而有所調整,自製的過程中,孩子有非常多可以學習的地方。
想和孩子一起自製教具,我們可以透過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來開啟自製教具這條路。
在自製教具的過程當中,家長要特別留意的是多多聆聽孩子的想法,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想法,以陪伴、提問取代直接給答案。
推薦你延伸閱讀:親子溝通好困難?4個技巧讓你了解孩子沒說出口的話!
自製教具的應用案例
舉例來說我自己的孩子在小學一年級時,班上同學非常瘋迷遊戲王卡,所以,孩子回到家,希望媽媽也能買遊戲王卡,讓她帶去學校與其他孩子一同分享,此時,我並未直接拒絕,而是提議有沒有可能我們自己來做一組專屬於我們的遊戲卡呢?
當時,孩子被這個提議打動了,我們就開始一連串的創作之路,我們從討論遊戲卡的角色、陪伴孩子用文字、注音符號寫字、最後再討論遊戲規則,完成後,孩子帶去學校反而得到同學的讚賞,引起班上自製遊戲卡的風潮。

在這個例子中,孩子生活在自製教具前跟後的對比?
在我讓這個家庭自製教具之前,孩子原本只想著用錢購買,但自製教具後,孩子發現其中的熱趣後,花了許多時間去思考教具的製作及尋找想法。
而在父母陪孩子自製教具後,發現這對孩子來說的幫助是提昇孩子的思考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,當然,孩子也開始去思考,想要的東西不見得一定要購買,自己製作也是有許多樂趣的。
從這個例子中,可以看出什麼自製教具的重要性?
從以上這個例子,可以看出自製教具的重要性在於動動手、動動腦,家長的陪伴、支持及參與度。

結語:透過自製教具,了解孩子的遊戲與生活的重要性!
透過今天分享的用自製教具找到孩子的遊戲與生活,我希望可以幫助你提昇與孩子的互動性及親密感。
家長有什麼自製教具的問題可以來找你?
過去我致力於協助親子透過藝術教育提升溝通和拉近彼此關係,未來我也會持續分享更多相關專業的教學文章。